新闻动态
平台要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平台要闻

PNAS | 中科院动物所孙玉诚团队发现蚜虫种群的高温耐受力依赖于共生菌之间的协作

来源:转载 昆虫小学生公众 时间:2024-12-11点击:63次

蚜虫的年生活史周期中,春、夏两季营孤雌生殖,种群指数增长,极易爆发成灾。盛夏季节蚜虫的高温耐受力决定了其种群规模,高温常导致高温耐受性差的蚜虫种群崩溃。蚜虫耐受高温的限制因子取决于其初生菌胞的热稳定性,一方面,由于稳定的内共生环境和严格的垂直传播,导致初生菌胞中专性共生菌Buchnera基因组急剧减小,抗热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涵养Buchnera的初生菌胞结构简单,在高温下易受损害。

蚜虫的年生活史周期中,春、夏两季营孤雌生殖,种群指数增长,极易爆发成灾。盛夏季节蚜虫的高温耐受力决定了其种群规模,高温常导致高温耐受性差的蚜虫种群崩溃。蚜虫耐受高温的限制因子取决于其初生菌胞的热稳定性,一方面,由于稳定的内共生环境和严格的垂直传播,导致初生菌胞中专性共生菌Buchnera基因组急剧减小,抗热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涵养Buchnera的初生菌胞结构简单,在高温下易受损害。然而,次级共生菌Serratia侵染后却能够提高蚜虫高温耐受力,但调控机制一直不清楚。

    20241210日,中科院动物所孙玉诚研究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题为A complete DNA repair system assembled by two endosymbionts restores heat tolerance of insect host的研究论文,发现蚜虫次级共生菌Serratia通过与初级共生菌Buchnera形成互补的DNA错配修复系统,降低初级共生菌基因组的突变发生频率,提高热胁迫下小热激蛋白ibpA的转录效率,抑制菌胞细胞骨架actin发生变性聚集,从而增强蚜虫种群的高温耐受力(图1)。

图片

1. 内共生菌之间的协作增强蚜虫种群的高温耐受力

    研究发现,Buchnera编码的ibpA是维持菌胞热稳定性和蚜虫热耐受力的关键蛋白。在蚜虫经历热胁迫后,ibpA与菌胞的细胞骨架actin发生互作,避免actin变性聚集,从而提高热稳定。然而,ibpA启动子区连续11个腺苷酸极易发生单核苷酸缺失突变,不利于ibpA的热诱导表达。次级共生菌Serratia的侵染可以显著降低Buchnera基因组中的突变频率,抑制ibpA启动子区单核苷酸缺失的产生,从而维持ibpA热诱导效率,提高蚜虫的高温适应性。进一步研究表明Serratia编码的DNA错配修复核心蛋白mutH,能够弥补该基因在Bucherna基因组中的缺失,进入菌胞与Buchnera编码的错配修复关键蛋白mutLmutS组建完整的、有活性的DNA修复系统。借助这种异源组建的错配修复系统,识别和矫正Buchnera DNA复制过程中的错配,有效降低SNPIndel出现的频率,帮助热激蛋白ibpA修复启动子区域连续11个腺苷酸产生的点突变,提升高温下分子伴侣的转录效率(图2)。该研究首次明确了蚜虫两种共生菌在DNA错配修复系统上的功能互补,进而促进蚜虫种群的热适应性。

2. 蚜虫共生菌Serratia通过降低热激蛋白ibpA启动子区单核苷酸突变,增强蚜虫种群的高温耐受力。

    中科院动物所博士研究生凌晓雨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郭慧娟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孙玉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400800)等项目的支持。

Ling XY#, Guo HJ#, Di J, Xie LQ, Shi QY, Zhu-Salzman K, Ge F, Zhao ZH, Sun YC*. 2024. A complete DNA repair system assembled by two endosymbionts restores heat tolerance of insect host. PNAS. 121 (51) e2415651121.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415651121.